刘贵君带领残疾姐妹快乐创业

端详着手中精美的钩编衣物,走线工整,编织细腻,而这些“作品”都来自于一个有爱的团体——刘贵君和她的残疾姐妹们。

今年49岁的刘贵君,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,尽管身体残疾,但十多年来,她不仅自己创业,养家糊口,还带领几十名残疾姐妹走出低谷,共同创业。“别看我们姐妹们平时‘东倒西歪’的,但是我们凑在一起后,劲儿可大着呢!”

“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!”

20年前,刘贵君站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。

在此之前,刘贵君从未看过如此黑压压的人群,也从未出过远门,但她获得了“山丹杯”全国残疾人毛线编织设计大赛二等奖,“我发现自己还是能干点事儿的!”

刘贵君出生11个月就被查出患有小儿麻痹症,1994年,刘贵君的生活再次陷入危机。这一年,她从单位下岗,又经历离婚,“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”。然而,看着当时才3岁的儿子,刘贵君心想:“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!”咬着牙,刘贵君借来3700元钱,买了一台国产编织机,开始了毛衣加工的生计。

尽管身体残疾,但刘贵君做事踏实、仔细,她做的毛衣毛裤没有一个错织和线头。刘贵君的真心和实诚赢得了不少回头客,大家都主动帮她介绍活计。

1995年底,一个老顾客欣赏刘贵君的手艺,私下里替她报名参加了“山丹杯”全国残疾人毛线编织设计大赛,并鼓励她参与,刘贵君便将心中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案做成了参赛作品。第二年年初,在得知荣获大奖后,刘贵君流下了激动的眼泪,就连她四岁的儿子也忍不住跳了起来,“我妈妈得奖了!我妈妈得奖了!”

“自己能赚钱了,生活可有劲儿了”

为了能结识到更多同伴,刘贵君参与录制了当时很火的一档残疾人电台节目,讲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和创业故事,并在节目最后说愿意免费教大家手艺。

节目播出后,刘贵君家的电话被彻底“打爆了”。此后,不断有残疾人来到刘贵君这里参观、学习。

2003年,眼看条件成熟了,刘贵君与6个残疾姐妹合伙人,共同组建君织艺钩编工作室,开始了团队创业之路。伙伴之间互相鼓励,她们自食其力地生活着。

残疾姐妹刘彦岭,脊柱呈“S”型弯曲,后来右肾被摘除,小肠也截掉了1.8米,体重只有30多公斤。10年前,她自卑、消沉,每天足不出户,常趴在窗户边数汽车。

“最多的时候,我一天数了1700多辆汽车,感觉日子过得真没意思。后来认识了贵君姐,她免费教我们手艺。我现在自己也能赚钱了,生活可有劲儿了!”她笑着说道。

刘贵君说,好多残疾人都没有工作,整日待在家里,不与外界接触,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孤立。“把姐妹们聚到一块儿,可以相互建立起自信。我们拧成一股绳,就没有挑不起的担子”。

“生意越来越火,还接到了海外订单”

1982年出生的团队成员王彩霞患有先天性心脏病,身高只有127厘米,被姐妹们亲昵地唤作“丫头”。“她虽然身材矮小,但特别能吃苦,为了设计一件女装披肩,曾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”,说起丫头,刘贵君感到特别自豪。

不仅仅是丫头,如今君织艺创业团队的30多名残疾姐妹都各有所长。有的负责设计图案,有的负责裁剪、熨烫等。大家各司其职,忙得不亦乐乎。作为团队的领头人,刘贵君激情满满,但也十分严厉。姐妹们的编织品哪怕只有一个错结,她也会当场拆掉,从头再来。

“我必须这么做。市场不相信眼泪,也不相信情感。我们残疾人只有和健全人做的一样好,甚至比健全人做的还要好,才能得到市场的尊重”,刘贵君说。

凭借着这股劲,君织艺团队的生意从一开始社区里的小零活儿,走向了全省、全国,现在还接到了来自欧洲、东南亚的订单;业务范围也从简单的毛衣裤加工,扩大到旗袍、大衣等成衣制作,以及一些更高级的定制服饰等。

“现在每年经过我们加工,出口到欧洲的衣服就有1000多件,以后还有可能增加”,面对生意的红火,君织艺的姐妹们心里美滋滋的。

订单多了,刘贵君又开始忙着带领团队改进技术。“现在正在培训电脑编织,这个产量高,以后就可以走批发了!”刘贵君想得长远,因为如今她要守护的,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。


首页    创业    创业之星    刘贵君带领残疾姐妹快乐创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