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瘫冠军背后的伟大妈妈
“昨天的汗水,昨天的泪水,换得了技术和经验。苦苦的拼搏,惊险的闯过。五关六将斩过来,我终于站上了领奖台。荣誉花环给我戴,喝彩的掌声再次响起来。我的梦想终于实现,我的光阴终于有了亮点。”
若非亲眼所见,绝难相信上述文字出自一位脑瘫患者之手,而更令人感慨的是,他同时还是一位全国冠军。这段话截自残运会冠军、德阳小伙子陈刚的博客。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,陈刚成为硬地滚球双打和单打双料冠军。6月5日,市、区残联,区文体局等多个部门对陈刚进行了表彰。
一个生活几乎完全不能自理的脑瘫患者,登上了全国冠军的领奖台,除了自己的努力,更令人唏嘘感叹的,是背后无私奉献的母爱。
母爱无边——“要让孩子站起来”
1980年,陈刚一岁半的时候,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导致他全身瘫痪,“脑瘫,将来生活不能自理。”医生的诊断让谢小兰痛不欲生,但这个坚强的女人并没有放弃,“我一定要让他站起来。”凭着这个信念,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,做了多少次针灸、按摩,“从手脚不能动弹到能自己吃饭,这个小小的进步,用了近10年的时间”,妈妈的努力没有白费,陈刚能蹒跚而行了。
儿子站起来了,当妈的又开始自己新的计划,“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”。只有初中文化的谢小兰从别的孩子那里要来旧教材,在家教他读完小学语文和数学。“买完菜回来就把零钱往桌上一放,叫他数清楚。”谢小兰随时随地的教育,陈刚加减乘除都学得挺通,而且特别喜欢文学,每晚睡觉前都要看一会书。
1990年,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,刚从西藏当兵转业回家没几天的丈夫因车祸去世。1998年谢小兰下岗,母子俩的生活更加困难,但妈妈对陈刚的锻炼和学习从来没有停歇。陈刚开始对电脑产生兴趣,亲戚拿给他的零用钱他全买了电脑方面的书。手指无法灵活地敲击键盘,他就只锻炼一根手指,用这一根手指点击鼠标,敲击键盘。他的舅舅见他自学如此刻苦,便给他买了一台新电脑,有空便来教他。没过多久,陈刚就能操作许多主流软件了。
电脑满足了陈刚无法持笔作文的愿望,喜欢文学的他开始在电脑上学着写文章了。他用一根手指打字,写完后谢小兰给他指出不通顺的地方,替他修改。当时已经有很多媒体采访他,称赞身残志坚的他用一根手指创造了奇迹。没想到,几年后,他用这一根手指创造出了更大的奇迹。
儿子心愿——“带妈妈参加2008残奥会”
硬地滚球是一种通过掷球,依据与中心球的距离来判定比分的项目,20年前起源于意大利,后流行欧洲。因为比赛技巧易于掌握且规则简单,受到残疾人士的喜爱,迅速在脑瘫、截瘫和肌肉萎缩患者中流行,逐步成为一项残疾人的运动,并被列为残奥会比赛项目。
2005年,四川省残联到德阳招收硬地滚球项目的残疾人运动员,城南街道办推荐了陈刚。教练见了陈刚后,认为小伙子聪明,是个可塑之材,立马将其招于麾下。就这样,陈刚成为了四川省残疾人运动队的一员。
在成都训练的两年间,每天早出晚归,陈刚以顽强的毅力支撑自己。更辛苦的是妈妈谢小兰,除了要照顾好陈刚的饮食起居,白天还要陪着他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。陈刚每次抛出去的球,谢小兰都要跑过去捡回来,再交给陈刚,“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趟”。“残疾人运动员成绩的好坏,特别是硬地滚球,家长的作用至少占到50%”,陈刚的教练评价谢小兰是“半个教练”。
在母子俩齐心协力之下,陈刚没有让人失望,2005和2006年他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硬地滚球锦标赛团体第六名。在省第六届残运会上,作为德阳代表团硬地滚球队的队长,陈刚带领全体队员在比赛中摘得团体桂冠,他自己勇夺个人第一名。
5月15日,在昆明举行的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,陈刚夺得了硬地滚球BC3级双人赛金牌。谢小兰激动地想打电话回家报喜,被儿子拦住了,“等我拿到第二块金牌再打。”在接下来进行的个人比赛中,陈刚果然不负重望,又夺得了一枚金牌。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荣誉以及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,演绎出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当问及以后的打算时,陈刚含糊不清但异常坚定地说,“备战2008,一定要带着妈妈参加北京2008残奥会。”原来在全国残运会结束后当天,陈刚就接到了国家集训队的集训通知。相信这对坚强的母子,会在明年的残奥会上,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!